導讀:
近日,全球航運市場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。據最新SCFI數據顯示,綜合運價指數為1345.17點,較上期微漲0.32%,結束了連續三周的下跌趨勢,顯示出市場正在逐步回暖。然而,不同航線間的表現差異顯著,反映出全球經濟格局的復雜多變...
近日,全球航運市場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。據最新SCFI數據顯示,綜合運價指數為1345.17點,較上期微漲0.32%,結束了連續三周的下跌趨勢,顯示出市場正在逐步回暖。然而,不同航線間的表現差異顯著,反映出全球經濟格局的復雜多變。

歐洲航線:貿易不確定性拖累消費,運價承壓
歐洲航線方面,由于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,消費者信心受到沖擊,導致消費表現疲軟。加之美歐貿易談判進展緩慢,未來歐洲經濟前景充滿變數。具體到運價上,上海至歐洲的運價為1161美元/TEU,較上期下跌3.25%,顯示出市場需求的疲軟態勢。這一趨勢對于依賴歐洲市場的出口企業而言,無疑增加了經營壓力。
地中海航線:供需基本面優于歐洲,運價企穩
相比之下,地中海航線的供需基本面則顯得更為穩健。市場運價較前期保持穩定,上海至地中海的運價為2089美元/TEU,與上期持平。這表明地中海地區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依然穩固,對航運企業而言,是一條相對穩定的航線選擇。
北美航線:關稅戰影響顯著,市場迎來轉機
北美航線方面,自4月“關稅戰”以來,我國對美出口出現明顯下滑,對集運市場造成了一定沖擊。據我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,2025年4月,我國對美出口同比下跌超過20%。然而,面對這一挑戰,航運企業并未坐以待斃,而是通過增收旺季附加費(PSS)等費用,主動調整運力,有效阻止了跨太平洋航線運價的暴跌。目前,上海至美西和美東運價分別為2347美元/FEU和3335美元/FEU,分別較上期上漲3.30%和1.58%,顯示出市場正在逐步走出低谷。

集運業應對關稅戰:靈活調整,成效初顯
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柯文勝先生在一季度業績電話會上表示,盡管跨太平洋航線貨運量嚴重下降,但集運業正在積極應對“特朗普2.0關稅戰”,并取得了初步成效。他指出,客戶反應迅速,紛紛取消或暫停訂單,導致4月份中美航線銷量下降了30%-40%。然而,隨著中美雙方24%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,市場情緒已顯著改善。美國買家有望重啟暫停訂單,中國出口商也將積極備貨,趕在窗口期內發貨。
市場展望:政策調整與夏季補貨高峰疊加,運價或迎上漲
隨著關稅風險的緩解和北美夏季補貨高峰的到來,整個跨太平洋航運市場正由“速凍”迅速進入“解凍”階段。此次政策調整的時效窗口與北美夏季補貨高峰的疊加,可能引發跨太平洋航線運價上漲、運力緊張,甚至提前出現“搶艙潮”。對于航運企業而言,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。一方面,運價上漲將帶來盈利空間的擴大;另一方面,運力緊張也可能導致供應鏈瓶頸效應的出現。
因此,航運企業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,靈活調整運力布局,確保供應鏈的順暢運行。
上海雄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擁有19年中美物流運輸經驗,美國亞馬遜FBA空運,美國亞馬遜FBA海運,可為你提供DDP/DDU/LDP,拼箱/整柜雙清到門服務。美森快船11天到港,15-18天美國全境派送到門,全程一站式服務,幫您節省物流成本,節約物流時間。如需了解更多、更詳細的運費,請咨詢官方客服。
立即掃一掃獲取物流方案和報價